您现在所在位置:最新资讯 >
可怕!又一居民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!
更新时间:2023-06-14
6月7日17时许,安徽合肥一居民楼24层发生火灾,现场黑烟滚滚。接警后,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出动。18时许,火势被控制,但起火住户家门前走道被烟熏黑,侧卧被烧毁严重,卧室吊顶、空调内机都被烧脱,客厅墙壁、天花板被烧黑。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,火灾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。
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,2021年全年,共接报高层建筑火灾4057起,造成168人死亡,死亡人数比上年增加了22.6%。
为什么高层建筑起火其“杀伤力”如此之大?
简单了解此类火灾的三个特点
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成为高层建筑火灾的重要“帮凶”。我国从2005年开始推行建筑节能政策,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外墙增加保温层,由于以前对外墙保温材料危险性认识不足,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并无明确规定,当时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硬质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,这些材料极易引燃且蔓延迅速,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,火灾危险性很大。
“烟囱效应”致使高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。“烟囱效应”是指户内空气沿着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,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,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,烟气通过楼梯间、管道井、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以3-4m/s的速度竖向蔓延,可以将整个建筑物迅速引燃。
“风助火势”造成高层建筑火灾难以控制。据测定,在建筑物10m高处风速5m/s;30m高处风速8.7m/s;60m高处风速12.3m/s;90m高处风速 15m/s,由于越向上风速越快,火灾发生后往往会出现风助火势、火借风威,越烧越旺的态势。
高层建筑在建造时有严格的消防安全要求和防火设计,防火分区、常闭式防火门,正压送风系统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,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、消防控制室等都能有效防控火灾。但高层建筑体量庞大、功能复杂,人员密集、危险源多、火灾荷载大,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依旧存在较大难度。如何让自己“全身而退”也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掌握的技能。
下一篇:一小区居民楼爆炸,致3人死亡!